PC3000 军达成数据恢复论坛
标题: RAID0的文件存储与技术详解 [打印本页]
作者: 军达成 时间: 2011-7-29 10:32:34 标题: RAID0的文件存储与技术详解
RAID0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硬盘组成,其容量是它们每个容量的总和,好处是速度快,缺点是没有容
错能力,往往用在要求速度高但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的场合。
RAID0 其实就是数据分段 (Disk Striping)。 RAID0 模式一般通过两个以上的硬盘组成一个磁盘阵列来实现。在磁盘阵列子系统中,几个硬盘并行处理,在存取数据时由几个硬盘分别同时进行操作,读写各自的部分。数据按系统规定的"段"为单位依次写入多个硬盘,例如数据段1写入硬盘0,段2写入硬盘1,段3写入硬盘2等等。当数据写完最后一个硬盘时,它就重新从盘0的下一可用段开始写入,写数据的全过程按此重复直至数据写完。所以这样整个系统的性能会得以大大的提高。
RAID0 这是所有RAID规格中效率最高,不过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具有容错性的方式。因为它将数据分成区块存储在不同硬盘内,当任何一个磁盘驱动器发生问题时,整个数组皆会受到影响——如果其中有一个硬盘中的数据受到破坏,整个数据便不能被正确读出了。这种隐患也随着系统中硬盘总数量的增多而加大。此种数组类型适用于需要高效能的系统,不适合使用在需要高安全性的数据系统中。
对于打算使用 RAID 0 的朋友,我们建议使用同一个磁盘驱动器以获得更好的效能及数据储存效率,因为磁盘阵列容量等于磁盘驱动器的数量乘以最小的磁盘驱动器容量。例如:一个 40GB 及一个 60GB 的磁盘驱动器将形成一个 80GB (40GB x 2) 的磁盘阵列。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硬盘传输率也成了性能的瓶颈。怎么办?IDE RAID技术的成熟让我们轻松打造自己的超高速硬盘。在实际应用中,RAID 0硬盘阵列能比普通IDE 7200转ATA 133硬盘快得多,时至今日,在大多数的高端或者玩家主板上我们都能找到一颗PROMISE或者HighPoint的RAID芯片,同时发现它们提供的额外几个IDE接口。没错,RAID已经近在眼前,难道你甘心放弃RAID为我们带来的性能提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实用的IDE RAID
RAID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实现。像Windows 2000就能够提供软件的RAID功能,但是这样需要消耗不小的CPU资源,降低整机性能。而硬件实现则是一般由RAID卡实现的,高档的SCSI RAID卡有着自己专用的缓存和I/O处理器,但是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这样的开销显然是承受不了的,毕竟为了实现RAID买两个或者更多的HDD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我们还有一种折中的办法——IDE RAID。或许这才是普通人最容易接受的方法。虽然IDE RAID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有所折中,但相对于低廉的价格,普通用户看来并不在意。
为什么要用RAID 0
RAID 0至少需要两块硬盘才能够实现,它的容量为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硬盘容量之和,这几块硬盘的容量要相同,在家用IDE RAID中一般级联两块硬盘,一定要用同型号同容量的硬盘。RAID 0模式向硬盘写入数据的时候把数据一分为二,分别写入两块硬盘,读取数据的时候则反之,这样的话,每块硬盘只要负担一半的数据传输任务,得到的结果也就是速度的增加。
实用的IDE RAID
下面我们就以HighPoint HPT372 RAID控制芯片为例组建一个RAID系统,让两个硬盘“变”成一个硬盘!
默认的RAID模式为RAID 0,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RAID模式。
无论是主板板载的IDE RAID控制芯片还是独立的PCI接口IDE RAID控制器,它们都有一个用来进行配置和工作的独立BIOS,它们的BIOS设置画面会在系统POST完成之后显示,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HighPoint HPT372 IDE RAID控制芯片的BIOS画面已经出现在屏幕上,按Ctrl+H进入控制界面。
这里我们看到可以选择的依次有Create Array(建立阵列)、Delete Array(删除阵列)、Create/Delete Spare(建立、删除)和Select Boot Disk(选择启动硬盘)这几个选项。而在选项的下方则显示了所识别到的硬盘和它们的工作状态。我们要建立一个阵列,所以选择Create Array,在出现的画面中我们就可以完成所有的阵列建立设置工作,在Array Mode中我们可以选择建立RAID的种类,默认的是RAID 0模式,当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RAID 0、0+1、JBOD等。
当我们确定了选择的RAID模式之后,便需要为这个阵列进行命名,你可以选择自己好识别容易记的名字。确定名字之后我们就要来选择驱动器了。因为我们建立的是RAID 0模式,所以只需要2个硬盘。我们选定在下面设备栏中的两块硬盘。
完成以后就能设定块的大小了。所谓块的大小就是指阵列中的最基本数据单位。一般来说块越小越能充分利用空间。但是IDE RAID因为没有自己独立的I/O处理器,所以块越小也意味着越高的资源消耗。一般来说默认的64K或者32K都是不错的选择。做完这一切之后,整个阵列就建立完成了,选择Start Creation Process之后就能保存退出了。
RAID 0的启用
如果需要从RAID启动,我们还需要在BIOS中把启动顺序设置为ATA RAID,独立的RAID卡我们则需要设置为SCSI启动。对于Windows 9x的用户,到此整个RAID就建立完毕了,我们在DOS下按照普通单个硬盘分区格式化安装系统就搞定了,而操作系统也只会把它当作一个驱动器。使用Windows NT/2000/XP的朋友就要麻烦一点了,需要另外安装一下你的RAID驱动。
注意事项
1.如果要做RAID 0必须至少有两个硬盘,另外,一旦将硬盘组成RAID阵列就会丢失原来的数据。
2.选择硬盘的时候最好完全一样,否则会降低性能,此时的理论速度也只是慢硬盘速度的两倍。
3.如果RAID 0阵列中的一块硬盘损坏,硬盘阵列的数据将全部丢失,造成损失。
结语
一起来打造自己的超高速硬盘吧,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IDE RAID芯片会在更多的主板上出现,而IDE RAID芯片的发展也会更为迅速,就像现在Serial ATA RAID芯片也已经蓄势待发一样。在硬盘内部传输率提高缓慢的今天,RAID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附件: raid0.gif (2011-7-29 10:31:54, 22.59 KB) / 下载次数 1304
http://www.jundacheng.com/bbs/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E3fGQxYzAzMDFlfDE3NDYxMDk1NDl8MHww
作者: hdcat 时间: 2011-7-31 00:39:55
多谢分享
作者: deleted 时间: 2011-7-31 01:00:08
感谢分享!!!!!!学习学习!
作者: 东莞数据恢复 时间: 2011-8-1 11:46:28
好喜欢做RAID 0呀,系统够快,能带PC3000就更爽了
作者: 潍坊数据恢复 时间: 2011-8-1 16:14:26
呵呵 不错 学习了~·
作者: zhangsky 时间: 2011-8-2 12:57:45
感谢分享!!!!!!学习学习!
作者: mail022584 时间: 2011-8-11 12:30:08
再赚分分。。。。。。。。。
作者: dennesuang 时间: 2011-8-16 12:17:40
看看先,感謝。
作者: waf 时间: 2011-8-24 19:35:02
追求速度的可以考虑考虑
作者: kanchan113 时间: 2011-10-5 03:13:08
多谢分享
作者: 远方科技 时间: 2011-10-22 16:29:23
扩容,扩容,扩容
作者: zhy 时间: 2011-12-10 17:02:15
学习一下,多谢楼主了
作者: DATAFIX 时间: 2011-12-11 15:04:52
学习,飘过!
作者: 鑫灿维 时间: 2011-12-29 20:58:42
真的不错,能学到东西了,呵呵呵
作者: zhzhbzhzhbzhzhb 时间: 2012-1-6 20:45:16
学习啦。。。
作者: qinfeng 时间: 2012-2-8 10:53:59
多谢分享
作者: llg1515938069 时间: 2012-5-24 11:38:30
希望分享RAID5 的
作者: zyg5557657 时间: 2012-7-31 14:37:29
终于明白了
作者: 乐陶陶 时间: 2012-8-6 18:44:55
学习又赚分,好事啊
作者: le88888le 时间: 2013-2-5 09:22:14
学习中。。。。。。。。
作者: cmy2008 时间: 2013-4-23 18:06:32
学习一下,又长见识了
作者: Speed乄Jay 时间: 2013-5-6 23:13:26
对于新手来说,阵列丢了是个头痛的问题。。
作者: pchao123 时间: 2013-5-24 03:07:36
学习了,感谢军达成
作者: guihua_0904a 时间: 2013-5-31 12:43:39
dennesuang 发表于 2011-8-16 12:17 
看看先,感謝。
感谢分享 学习学习!
作者: datasos 时间: 2013-6-17 09:36:04
RAID 0 的扇区偏移 也很重要! 要学会分析
作者: B2A052 时间: 2013-6-18 12:06:32
看看看看看
作者: hongfanshuju 时间: 2013-10-31 14:11:55
学习了
作者: yanghddfix 时间: 2013-11-19 14:28:36
很好 学习了
作者: yanghddfix 时间: 2013-11-19 14:30:45
好好学习 收藏了
作者: hongfanshuju 时间: 2013-11-21 14:36:41
学习
作者: jonah 时间: 2013-11-28 23:57:03
不错不错 挺好的
作者: 86038884 时间: 2014-3-22 22:58:45
收藏先!自己也搞一个
作者: 徐俊枫 时间: 2014-8-28 10:49:41
谢谢分享,,,,,,,,,,,,,,,
作者: 叱吒少帅 时间: 2014-11-5 16:38:19
多谢分享
作者: huake 时间: 2014-11-30 00:08:17
RAID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希望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快,更高效!
作者: 乐陶陶 时间: 2015-3-3 19:22:31
回帖生个级
作者: zhouminglong 时间: 2015-3-21 00:37:45
基础,还是得学好。。。。
作者: yalfit 时间: 2015-12-19 13:46:10
看下看下看下看下看下
作者: yI首简单歌 时间: 2023-7-26 15:57:58
学习一下先
欢迎光临 PC3000 军达成数据恢复论坛 (http://www.jundacheng.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2 |